206 机会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罗新宇和付振东没有吭声,邱泽瑞一拍大腿说:“看吧,果然选的安安!”

    妈耶,你可少说两句吧!

    罗新宇真替他感到捉急,博士学姐的脸色冷得都快滴出水来了,就差没把不爽二字写在额头上,这还看不出来,是有多瞎?

    邱泽瑞不仅没有停止他的爆狼式发言,还说得眉飞色舞:“我就知道,非要在咱们五个人选一个,那肯定是安安,她的摄影水平没得说,反正我是自认不如,谢总监看好她也理所应当。”

    对这种说法,张诗宜只嗤之以鼻:“咱们部里的摄影,哪个水平不好?导演需要的是综合素质,光会摄影有什么用?你以为谢总监看中的是她的能力?你也太天真了!”

    “我怎么就天真了?”对方居高临下的语气令他略有些不快,“难道我说的不对吗?”

    张诗宜倒没有刻意针对他——她对谁都这个态度,此时仍是如此。

    “当然不对,论能力,你是自认不如,但你觉得新宇和东子也不如她吗?”

    罗、付二人同时在心里骂一句娘,心说你有意见你倒是自己冲啊,干嘛拖我们下水?

    邱泽瑞的确是这么认为的,事实上,在这个小团队里他最服的就是杨九安,但他还不至于情商低到当面说出来。

    他含糊其辞:“我没这么说。”

    张诗宜得理不饶人:“那你就没想过为什么选她而不选新宇和东子?你不觉得这对新宇和东子不公平吗?”

    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来挡枪,饶是罗新宇脾气好,此刻也有些坐不住了,插话说:“宜姐,其实选安安挺合理的,我和东子没什么所谓,是吧东子?”

    话都递到嘴边了,付振东哪有不借坡下驴的道理?

    他当即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两人心知肚明,张诗宜虽然口口声声替他俩鸣不平,说到底是她自觉脸上无光,想挣回点面子。毕竟她是五人里年龄最长、学历最高的,而杨九安,安安的履历自是无可挑剔,可终究是摄影出身,年纪又小,有人不服气实属正常。

    “你们啊你们,亏你们还是男人,一个个都怂成什么了?本该属于你们的机会,被人以这种歪门邪道的方式抢走,你们竟还能无动于衷?”

    张诗宜一副哀其不幸、怒其不争的表情。

    罗、付二人不吱声,他们不会被她当枪使,但也不会驳她的话打她的脸。

    邱瑞泽听她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什么,忍不住小声嘀咕一句:“咋的,难道安安也有个在央广负责项目的同学?”

    声音不大,却架不住听者耳尖。

    “你说什么?!”

    张诗宜几乎快要跳起来,她柳眉倒竖,怒斥道:“邱瑞泽,你什么意思?!是,我同学是负责这个项目,但我和某些人不同,我张诗宜一向光明磊落,争取任何项目,全靠自己的本事,从不干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!”

    邱瑞泽极其尴尬,他连忙解释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,宜姐的为人我还不清楚吗?我只是想说,安安除了备受谢总监赏识,似乎也没别的门路?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说你天真,你忘了前几天新宇说的那件事了吗?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口,罗新宇便即领悟她的意思:前几天他领安安男朋友参观公司,得知沈亦泽和谢丽君熟识,回来之后便添油加醋地八卦出去了。

    他没有恶意,纯粹是当成工作之余的谈资,跟师兄弟们分享他的所见所闻,顺便调侃一下各部门的男同胞——据他所知,这些家伙但凡单身的,十之八九都对安安有所觊觎。

    让他们知道名花有主,而且此人远比他们优秀,正好可以让他们死了这条心。

    但他万料不到,他的无心之谈,竟会被有心之人利用。

    罗新宇不愿跟着搅和,澄清道:“宜姐,我那只是随口一说,不能当真的。退一步讲,就算安安男朋友真跟谢总监熟识,那也不能证明什么,这种事,不好乱猜的,万一传出去,影响不好。”

    张诗宜不以为然:“究竟是怎么回事,不用我说,明眼人岂会看不出来?”

    罗新宇鲜有的强硬一次,正色道:“别人怎么想我不管,但咱们跟安安共事这么久,至少我不认为她是这样的人。再说,这事是我抖落出来的,就算不为安安,也得替我考虑不是?该说不说的,咱就别往外说了。”

    付振东和邱泽瑞连声称是,张诗宜只不置可否地“嗯”了声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陆桥传媒影视部大会议室里正进行着大型人文纪录片《村落》的内部讨论会。

    纪录片导演的工作和影视剧导演的相差无几,一般分为三个阶段:筹备阶段、拍摄阶段和后期阶段。

    在筹备阶段,先要确定并研究剧本,接着才是确立主创班底、选择内景与外景、案头准备、指导各创作部门的前期准备工作等,当然,影视剧的筹备还要多一步“筛选确定演员”。

    在剧本方面,纪录片和影视剧也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后者由编剧主导,导演只起辅助作用;前者则由导演主导,因为纪录片的剧本,或者说文案,多为旁白叙述,几乎不涉及情节走向,而旁白叙述,往往需要和镜头语言相结合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编剧的主要工作内容,一是根据创意撰写分集大纲,二是协助导演将想表达的内容转化成文字。

    如果说影视剧的一剧之本是剧本,那纪录片的一片之本,毫无疑问是导演。

    陆桥传媒和央广的关系匪浅,央视九套纪录频道每年播出的纪录片中,至少有五部出自陆桥传媒之手。

    对谢丽君等资历深厚的老导演来说,跟央广合作实属例行公事,但对杨九安来说,这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。

    本质而言,这个项目是由央广给定主题,由陆桥传媒答题的“命题作文”,是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定制的纪录片。

    不过,央广虽然给出了“乡村”这个主题,却没有要求必须围绕“振兴”而创作。

    看完梗概,杨九安便已心中有数。

    这是部聚焦国内传统村落的纪录片,讲述的并非改革开放之后乡村的变化,而是发生在村落里的小人物和小故事,借由这一个个小人物和小故事,传递出深埋在乡土间的脉脉温情,拼接成属于每个中国人的“文化记忆”。

    剧本的分集内容已经由各分集导演和编剧敲定,一共七集,分别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